了解肺癌:预防、症状与治疗

肺癌,作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,如同隐匿在健康之境的 “夺命幽灵”,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。了解肺癌的相关知识,对于预防、早期发现及有效治疗至关重要。

一、肺癌的诱发因素

1.吸烟

吸烟是肺癌的首要元凶,烟草烟雾中含有超过 7000 种化学物质,其中至少 69 种已知为致癌物。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长期吸入二手烟,有害物质都会持续刺激肺部细胞,导致基因突变,日积月累大大增加患癌风险。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出数十倍,且吸烟量越大、烟龄越长,风险越高。

2.空气污染

室外的雾霾天气,空气中悬浮的细颗粒物(PM2.5)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污染物,可随着呼吸进入肺部,损伤肺泡及气道黏膜。室内装修残留的甲醛、苯等有害气体,同样是潜在威胁,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,肺部不堪重负,为癌细胞滋生提供土壤。

3.职业暴露

部分职业人群长期接触石棉、氡气、砷、铬、镍等致癌物质,防护不当便会使肺部成为这些毒物的 “靶器官”。例如石棉工人,微小的石棉纤维吸入后会在肺部沉积数十年,引发肺部慢性炎症,最终可能诱发癌变。

4.遗传因素

虽然肺癌并非典型的遗传性疾病,但家族中有肺癌患者的人群,携带某些特定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增加,使得他们相较普通人群患癌风险上升。若家族中有多人患癌,其他成员应提高警惕,加强防癌筛查。

二、肺癌的常见症状

1.咳嗽

持续性、刺激性干咳是肺癌早期较为常见的症状,常被误以为是普通感冒或咽炎引起的咳嗽而被忽视。随着病情进展,咳嗽可能加重,咳痰带血或咯血,这是肿瘤侵犯气管、支气管黏膜血管所致。

2.胸痛

肺部肿瘤累及胸膜、胸壁时,患者会感到胸部不规则隐痛或钝痛,疼痛程度不一,在深呼吸、咳嗽或变换体位时可能加剧。

3.呼吸困难

当肿瘤阻塞气道、压迫肺部组织,导致肺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,患者会逐渐出现气短、气促,活动后尤为明显,严重影响日常生活。

4.声音嘶哑

肺癌转移至纵隔淋巴结,压迫喉返神经,可导致声音嘶哑,且一般呈进行性加重,常规治疗咽喉疾病效果不佳。

5.消瘦、乏力

癌细胞在体内疯狂生长,消耗大量营养物质,同时患者可能因肺部不适进食减少,身体逐渐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、乏力,精神状态也大不如前。

三、肺癌的诊断方法

1.影像学检查

胸部 X 光片可初步筛查肺部有无阴影、结节等异常,但对于较小病灶敏感度较低。胸部 CT 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,精准发现毫米级的小结节,是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,有助于判断肿瘤位置、大小、形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。

2.支气管镜检查

对于中央型肺癌,支气管镜可直接深入气道,观察肿瘤形态,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,明确肿瘤细胞类型,为后续精准治疗提供依据。

3.穿刺活检

在 CT 或超声引导下,经皮穿刺肺部可疑结节或肿物,获取少量组织样本,该方法适用于周围型肺癌,创伤相对较小,但有一定气胸、出血等风险。

4.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

如癌胚抗原(CEA)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(NSE)、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(CYFRA21 - 1)等指标,虽不能单独确诊肺癌,但动态监测其变化,结合影像学检查,对肺癌的辅助诊断、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。

四、肺癌的治疗手段

1.手术治疗

早期肺癌,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且有望根治的方法。根据肿瘤位置、大小及患者身体状况,可选择开胸手术或胸腔镜微创手术,切除病变肺叶、肺段,尽可能清扫周围淋巴结,降低复发风险。

2.放射治疗

利用高能射线聚焦照射肿瘤组织,破坏癌细胞的 DNA 结构,使其失去增殖能力。放疗可作为术前缩小肿瘤体积、术后辅助清除残留癌细胞,或针对无法手术的中晚期患者姑息治疗,缓解局部症状,如减轻胸痛、咯血等。

3.化学治疗

通过使用化疗药物,经静脉输注或口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,抑制癌细胞生长、分裂。化疗方案常联合多种药物,针对不同细胞周期的癌细胞进行打击,适用于中晚期肺癌、术后辅助化疗以降低复发,不过化疗药物在杀伤癌细胞同时,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一定副作用,如恶心、呕吐、脱发、骨髓抑制等。

4.靶向治疗

随着医学发展,靶向药物精准作用于癌细胞特定的基因突变位点或蛋白分子,对正常细胞损伤较小。如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(EGFR)突变、间变性淋巴瘤激酶(ALK)融合基因阳性的肺癌患者,靶向治疗效果显著,能有效延长生存期、改善生活质量,且副作用相对化疗较轻。

5.免疫治疗

调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识别、攻击癌细胞,通过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,解除癌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,激活免疫应答。免疫治疗在部分晚期肺癌患者中展现出惊人疗效,部分患者甚至能实现长期生存,但也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,如肺炎、肝炎、内分泌紊乱等,需严密监测。

肺癌虽凶险,但并非不可战胜。预防肺癌,从远离烟草、改善环境、做好职业防护做起;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,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;确诊后配合医生,选择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,便能在这场与病魔的较量中抢占先机,守护生命健康。

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