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中医护理助力预防换季流感
1902024.12.16


换季之时,流感往往肆虐,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诸多困扰。中医护理在预防换季流感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,通过多种方法调和人体气血阴阳,增强机体正气,抵御外邪侵袭。 一、饮食调养 中医强调“药食同源”,合理的饮食能为预防流感奠定坚实基础。在换季期间,应遵循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”的原则,保证食物种类的多样性。多食用具有健脾益肺、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,如山药、百合、银耳、雪梨、萝卜等。例如,山药可煮粥或炖汤,具有健脾养胃、增强免疫力之效;百合与银耳搭配熬制甜羹,能润肺止咳、宁心安神。 同时,要减少食用辛辣、油腻、生冷等刺激性食物,以防损伤脾胃功能,导致正气不足。此外,根据个人体质差异进行饮食调整也至关重要。阳虚体质者可适当多吃一些温热性食物,如羊肉、桂圆等,但不宜过量,以免上火;阴虚体质者则宜多摄入一些滋阴降火的食物,如鸭肉、百合等。 二、起居有常 规律的起居作息有助于人体适应季节变化,增强抵抗力。秋季昼短夜长,应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,一般成年人每晚睡眠 7 - 8 小时为宜。睡眠是人体自我修复和调整的重要过程,能使气血充盈、脏腑调和,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。 随着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,避免受寒或受热。尤其是在早晚温差较大的换季时期,要特别注意保暖,重点保护好头部、颈部、脚部等容易受寒的部位。例如,出门可佩戴帽子、围巾,睡前用热水泡脚,以促进血液循环,温通经络。 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与舒适,经常开窗通风,使空气流通,减少病毒和细菌的滋生。室内湿度宜保持在 40% - 60%,可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等方式调节湿度,避免空气过于干燥,损伤呼吸道黏膜。 三、情志调摄 情志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,良好的情志状态能促进人体正气的生发。在换季流感高发期,人们可能会因担心感染而产生焦虑、紧张等不良情绪,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人体的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,削弱机体的抵抗力。 因此,要学会自我调节情志,保持乐观、开朗、平和的心态。可通过听音乐、阅读、绘画、散步等方式舒缓压力,放松身心。例如,在闲暇时光,漫步于公园之中,欣赏自然美景,呼吸新鲜空气,能使心情舒畅,气血调和。同时,也可与家人、朋友多交流沟通,分享生活中的点滴,获得情感支持,增强心理韧性。 四、传统中医保健方法 1. 艾灸:艾灸具有温通经络、散寒除湿、扶正祛邪的功效。可选用足三里、关元、气海、肺俞等穴位进行艾灸,每周 2 - 3 次,每次每穴灸 15 - 20 分钟。足三里为胃经合穴,能健脾益胃、补益气血;关元为小肠募穴,具有补肾固本、温阳益气的作用;气海可补气理气;肺俞则能补肺益气、止咳平喘。通过艾灸这些穴位,可增强人体的正气,提高机体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。 2. 按摩:自我按摩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。如经常按摩迎香穴,可预防感冒及呼吸道疾病。用双手食指指腹按揉迎香穴,每次 1 - 3 分钟,每日 2 - 3 次,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。此外,还可按摩风池穴、合谷穴等穴位,起到疏风解表、通络止痛的作用。按摩时手法要轻柔、均匀、有力,以达到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的目的。 3. 中药茶饮:根据个人体质,选用适当的中药泡茶饮用,可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。如体质偏虚者,可选用黄芪、枸杞、红枣等泡茶,具有益气养血、扶正固本的功效;易上火者,可选用金银花、菊花、薄荷等泡茶,能清热解毒、疏散风热。中药茶饮应根据季节和个人身体状况适时调整,不宜长期大量饮用,以免引起不良反应。 中医护理在预防换季流感方面注重整体调理,通过饮食、起居、情志以及传统中医保健方法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,增强人体的正气,提高机体的免疫力,使人体与自然环境相适应,从而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。在换季时节,不妨将这些中医护理方法融入日常生活中,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
微信公众号